返回

开局1960灾荒年,每天一分钱秒杀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7章:如何增加李家庄的粮食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复兴也有自己的盘算,准备把李家庄发展的衣食无忧,好当做起风十年里,自己的避风港。

    光靠河床是不行的,等干旱过去之后,这里会重新变成河,李家庄便会失去这块土地。

    因此必须把荒山充分开拓出来。

    无论何时,碳水都非常重要,不管是人还是牲畜,都十分依赖碳水的摄入。

    碳水的来源,则是小麦、红薯、大米等粮食。

   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很低,起码现在是不够的。加上这两种作物都对土壤要求很高,因此是适应不了山地的。

    玉米和红薯倒是能种在山上。

    但这也有问题。

    开荒种出来的粮食,是很难留在村里的。可村里要是想发展些诸如养殖鸡鸭等,确实有些难。

    李复兴思考了很多,想要避开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在不开荒的前提下,能在山上种的淀粉作物。

    红薯倒是能种,不过红薯需要土壤松软,山上的土太硬,产量肯定不高,也有概率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也有别的选择,山药、木薯等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作物都有一定毒性,得先处理一下才可以。

    但木薯的产量很高,对土壤要求也没那么严格。

    非但可以用来喂牲畜,人也能吃。

    木薯是热带作物,可北方也能种,只是产量可能没有南方那么高。

    所以山里不但能种蘑菇,也能再种点木薯之类的,产量高低不重要,权当野生的了。

    放养着种,收成全看天意。

    李复兴见河床已经步入正轨,得开始考虑这些山了。

    现在这么困难,要是不懂得利用闲置资源的话,可真怨不得老天爷不给饭吃了。

    可无论是木薯还是山药,都错过了种植季节。两广和海岛那些地方倒是可以,种东西不挑季节。

    但北方不行,冬天都能冻死人,何况作物。

    因此现在也就只能重一些蘑菇等生长周期短的东西。

    老支书叹道:“可以了,瓜果这些东西填不饱肚子!”

    要不然他们种了这么多,就不会挨饿了。

    瓜果能多吃,但替代不了主食。

    李复兴说:“容易浮肿,变得虚胖。”

    用瓜果代替粮食,也是搞过的。

    近几年粮食不够吃,政府便提倡用瓜果蔬菜代替粮食,用副食替代主食。

    “对啊,咱们村去年就有人浮肿,刚开始还觉得是吃胖了。”老支书无奈道。

    “因此还是得想办法搞粮食,依我看,咱们得开发一下村后那几座山了。”李复兴说。

    那些深山老林就罢了,但这几座山靠近李家庄,要利用起来。

    “咱们也不用去开荒地,就随便种点东西,也不用管,到时候去收一下,有多少算多少,不管咱们吃,往后养一些鸡鸭……”李复兴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老支书听罢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这样的确能操作,算是钻了空子。

    可却没违反规定。

    就是没法保障收成,这么种的话,本身长势不好之外,还会被山里那些动物糟蹋。

    但诚如李复兴所言,产量再低也是粮食,有多少算多少。

    “咱们届时都能把山给围住,拿来养鸡,让鸡自己在山上找食吃。”李复兴把后世散养鸡的方法说出来。

    这种方法养的鸡不飞,但胜在省时省力。

    老支书的传统思想不断被李复兴的话冲击着。

    突然觉得,格局像是被打开了。

    但前提还是得有种子和小鸡,要不什么都是空谈。

    “支书,您找人把山给包下来,咱们今年就试一试,小鸡我来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养的鸡,除了村里吃,其余的我还是统一采购,卖给轧钢厂。”李复兴继续说。

    一听李复兴解决小鸡的问题,老支书当即下了决心。

    “行,我尽快找人把这事办妥。”

    李复兴说的那座山,是个小山包,就算都围住也没多少活,去上十几二十多个人,干个十来天就能完成。

    材料的话,直接用山上的树枝之类的做围栏就行。

    “种蘑菇的话。我先弄明白,再回来教给大伙。”

    老支书心中隐隐期待。

    他现在已然把李复兴看成了李家庄的决策人,自己也是执行人,可他毫不在意,只要对李家庄好,都听李复兴也无所谓,他做个副手也很好。

    只要李复兴说的那些都实现了,那他们李家庄不但人人都能吃饱,可能还都可以富裕起来。

    这就是他愿意给李复兴做副手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此时,在远处放风的人传来消息,有外人来村里了。

    “谁来的?”老支书问。

    “其中一个是刘庆元,另外一个没见过。”那人回答。

    “没事,应该来找我的。”李复兴说。

第87章:如何增加李家庄的粮食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